4月24日下午,我院举行国际中⽂教育砺学大讲堂第28场系列讲座——口头讲解语体的特点:以接续引导标记“那(么)”为例。本次讲座由上海师范⼤学陈昌来教授主讲,我院师生踊跃参与。
陈昌来教授,男,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创新团队“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负责人,兼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等。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含教材)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多次获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学科研奖励。
讲座伊始,陈昌来教授强调了口头语体的复杂性和详尽性,并明确指出语体对词语、语篇的深刻影响。口头讲解作为语体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其独特的话语特征。在口头讲解中,“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接续引导标记,显著体现了口头讲解语体的诸多特性。陈昌来教授以博士生专业课、新疆导游讲解、凤阳博物馆讲解为例,得出正是口头讲解语体的语境、风格,特别是功能需要,赋予了这类“那(么)”特殊的用法。陈昌来教授进而详细阐述了“那(么)”在口头讲解语体中的具体表现。他指出,在面对面口头讲解的情境中,“那(么)”通常出现在正向反馈之后用以连接下一部分的讲解,或者前后均为话语表示讲解者持续而连贯的讲解。这一使用位置不仅反映出口头讲解语体的弱交互性特点,也揭示了其内部交互性强弱的差异。此外,陈昌来教授还指出,“那(么)”往往出现在具有顺序性、关联性和逐渐深入的讲解点之间,具体表现为引入新的讲解内容,深化对原讲解点的理解,或是对当前讲解点进行总结。这体现了口头讲解语体引导性、预先计划以及现场性的特征,使得“那(么)”在口头讲解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引导思路的重要作用。
接着,陈昌来教授进一步从认知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受者认知中的接受状态和讲解者在使用“那(么)”时所体现出的认知状态变化。在阐述口头讲解语体中“那(么)”的性质时,陈教授明确指出,在口头讲解过程中,“那(么)”作为一个接续引导标记,其在语篇中的出现与否并不会影响讲受双方的表达和理解,因此已经完全虚化。在功能层面,“那(么)”具有多重作用。一方面,它指代受者认知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随着讲解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生的。另一方面,“那(么)”在隐性层面连接了受者的认知状态改变与正向反馈信号的接收,而在显性层面则连接了前部已掌握的信息与后部新提供的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受众的思路,还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是口头讲解语体中的一种特有表达。
最后,陈昌来教授对口头讲解语体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陈教授指出除了上述弱交互性、现场性、引导性以及预先计划的特点外,该语体还具有对象明确、讲解者主导的特点,并一一做了具体阐述。陈教授总结后提出口头讲解语体在表达方式、语用功能和风格形态方面的独特性决定了对该类语体的语篇整体和内部构成成分的研究都将会有重要意义。
讲座在提问环节中接近尾声,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举⼿提问,陈昌来教授针对疑问给予耐心详实解答。